8月6日上午9点半左右,鼋头渚太湖水域响起警报声,一艘游船燃起了“大火”……当天,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、市应急办、市文旅集团联合鼋头渚景区、消防、海事、环保、卫生等部门在鼋头渚水域进行了一场船舶消防疏散、落水救助应急演练,这是自2012年来最大的一次全市级别水上应急演练。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扑救、溢油处置、落水施救等。现场游客通过观看演练,直观了解到如何在游船上逃生等安全知识。
模拟游船失火应急
昨天上午,鼋头渚码头一艘游船成为演练总指挥部。这次演练,模拟当天鼋头渚太湖水域上一艘游船发生险情。9点50分,鼋头渚与太湖仙岛中间水域上,搭载30名游客和5名工作人员的“横云号”游船,顶棚前段突然起火,火势迅速蔓延。船上水手立即向船长汇报。船长用无线对讲机向经理报告,同时指派两名工作人员携带手提式灭火器到着火部位灭火,指示当班驾驶员鸣放声号,调整航向,使火源处于该船的下风,并通过广播安抚游客。船长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将游客转移到船上安全部位,即后客舱。火势越来越大,靠该船力量已无法控制火势,工作人员向游客发放救生器材。记者看到游客穿上救生器材,打开窗户双手高举摇晃呼救。经理迅速向公安、消防、海事等相关部门报警,同时立即向现场调度报告,调度立即向上汇报。总指挥确认火情后,宣布紧急启动应急预案。现场对讲机里声音不断,指挥救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现场调度接到命令后,立即指令“瀛洲号”游船前往事发地点疏散转移受困游客,同时指令“太湖明珠号”“飞翔壹号”两艘游船增援扑救,并命令两艘快艇到事发水域担任现场警戒,直至游客全部安全疏散转移。 此时,“瀛洲号”靠上出事的“横云号”,两名水手引导游客到指定登船部位,“瀛洲号”的两名水手搀扶游客有序登船,工作人员开始清点人数做好游客安抚工作。“瀛洲号”返程途中,一名水手巡视时发现有两名游客在转移过程中受伤,其中一名随时有生命危险。水手立即向船长报告,船长即向现场调度报告,调度在上报同时迅速向 120报警,并要求“瀛洲号”开足马力火速返程。船舶停靠后,记者看到现场两名船员协助医务人员将受伤游客送到在此等候的120急救车上。
看如何处理人员落水、湖面溢油
这时,参与火灾扑救的两艘游船,在行驶途中船长命令机长开启辅机,水手接好消防水带,做好灭火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。船舶迅速靠近“横云号”至消防水龙头的有效射程范围内,水手稳住船位,开启消防水龙头对准火源近距离扑救。此时,湖面上,几条水流直接射向事发船的火源处,烟雾逐渐变小。突然“横云号”机舱发生爆炸,火势更加凶猛。前来救援的船舶已经无法控制火情。“横云号”船长经得总指挥同意后,立即带领船组人员弃船。在弃船过程中,一名船员不慎落水,“太湖明珠号”船长发现后,命令当班驾驶员向落水者靠近,同时鸣放声号,向现场调度汇报,命令水手向落水者上风水面抛救生圈。这时,两艘救生快艇载着4名救生员向落水处驶去,救生员迅速救起了落水者返回码头。 事故还没结束,“飞翔壹号”的船长发现“横云号”后方湖面出现大量燃油溢油。现场调度得知后向环保和海事部门汇报,请求支援处置。环保监测艇和海事溢油防污艇接到报警后赶往现场处理。现场看到,在事发船后方拉起了一个隔油区域。环保监测艇立即会同海事防污艇在隔油区域内进行吸油作业,并用高科技监测仪器对犊山口、充山、小湾里、鼋头渚游船码头等地点进行实时水质监测。
游客水上遇险须听从指挥自救
从鼋头渚景区了解到,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景区所属的游船经营部和快艇经营部就主动纳入“无锡市太湖水上救援社会力量组织”义务承担附近水域的水上应急救援工作,每年景区都会组织水上消防演练。全市各部门协同演练上次在2012年进行过,这次演练增加了爆炸弃船、落水施救等状况,演练内容和条件比以往都提高了,为此景区在演练前一天还进行了一次预演。市海事部门称,自“东方之星”事故后,人们对水上安全更为重视,这次演练也是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,特别是落水救生,还要考虑到水上浮油着火可能对落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,施救过程中要考虑到风向等因素,还需迅速反应,很考验水上公共应急能力,而市民一旦在水上遇到这些危险,一定要在听从指挥下自救,配合疏散和救援。
转载《江南晚报》2015-8-7 A8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