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南极仙翁的坐骑仙鹿由于触犯天条,被仙翁一巴掌打下云头,仙鹿在盛怒之下用力过猛,使鹿头陷下了五个手指痕,在手指的两边和中间挤出了六个小包。
仙鹿在降临凡间时,看中了景色秀丽、水草丰美的太湖,在太湖边化成了美丽的鹿顶山。
舒天阁位于鹿顶山准望亭之南、环碧楼之西,是鹿顶迎晖景区的标志性塔形建筑,阁名取自毛泽东主席诗词名句:“极目楚天舒”(战国时无锡属楚地)。
该阁巍然屹立在600平方米的石质平台上,高21米,接近山高的四分之一,阁体八角三屋四重檐,白石雕花栏板,黄琉璃顶,以醒目的色彩、适度的体量和挺拔的气势为鹿顶山提神,取得了与周边环境和自然山势比例合度、匹配有情的效果。
阁内匾联,亦多景情相生之作,且均有笔墨韵致可赏。其中:底层由王个簃书“湖山胜概”匾,华人德乙丑岁(1985年)七月既望(农历七月半)重书前人所撰旧联“洗尽旧胸襟,一水平铺千顷白;拓开新眼界,万山合抱数峰青。”又有南通范扬岁次乙亥(1995年)撰书“鹿峰我振衣,万里天光回四渎;鼋渚谁挥笔,千秋云影映三山。”
二层由朱屺瞻书“画图难尽”匾,慧珺在乙丑仲秋书“三万顷奔来眼底;七十峰默数胸中”联。
三层由庄瑞安于乙丑冬书“天光云影”匾,抱冲斋主范曾在丙寅年(1986年)撰书“渺渺笙吹太湖已载佳人去;呦呦鹿鸣万国犹招烈魄来。”范曾是范扬的叔父,叔侄同为舒天阁书联,传为佳话。
图片来自@公益摄影邵晓霞、朱平荣;@无锡廊桥